飞机上为什么要开飞行模式?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0-20
手机信号真能干扰飞机系统?

当你登机坐定后,是否总听到空乘循环提醒 “请将电子设备调至飞行模式”?对多数乘客而言,这已是登机 “固定动作”,但很少有人明白其背后的意义与必要性。

一部普通手机,开关飞行模式,真能影响庞大的飞机?今天,我们就拆解飞行模式的科学原理,解开疑惑。

什么是飞行模式?

它又称 “飞航模式”“航空模式”,是手机、平板等设备自带的功能,核心是限制无线通信能力。

开启后,设备会自动切断蜂窝信号、Wi-Fi、蓝牙、移动数据及部分 GPS 功能,无法接打电话、发短信或用移动网络上网,但拍照、播放本地音乐、阅读离线文档等功能不受影响。

如今不少设备开启飞行模式后,可手动打开 Wi-Fi 或蓝牙,方便连接机上 Wi-Fi、搭配耳机,这种灵活设置越来越常见。

飞行模式的诞生,初衷就是保障飞行安全。地面上手机信号稳定无害,但在万米高空,可能引发难以预估的电磁干扰风险。

尤其飞机起飞和降落阶段,航空公司与监管机构对电子设备使用严格管控,只为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确保飞行安全。

手机信号真能干扰飞机系统?

现代民航客机高度依赖电子与无线系统协同工作,搭载的导航、通信、自动驾驶及飞行控制系统,需靠雷达、无线电、地面导航台、GPS 等维持航线、辨别方向、沟通塔台并监控空域。

这些系统的稳定,直接关系航班安全。

若乘客设备未关通信功能,飞行中会持续尝试连接地面基站。高空信号微弱时,手机会自动增强发射功率找信号,这不仅耗电,还可能干扰飞机敏感设备 —— 比如产生电磁噪声,影响机组与塔台通信,或导致导航数据短暂异常。

虽这种干扰通常微弱难察觉,但航空领域遵循 “预防优先” 原则:再低概率的风险也不忽视,毕竟细节可能引发事故。

航空史上曾有记录,飞行员遇无线电异常噪音、导航短暂偏移,事后调查多与乘客未关手机通信有关。

因此,调至飞行模式成了全球航空业的安全基本要求。

如今不少航班提供空中 Wi-Fi,乘客能高空上网,这让很多人疑惑:既然能联网,为何还要开飞行模式?

其实,机上 Wi-Fi 并非手机直接连地面,而是飞机通信系统通过卫星或地面基站接收信号,再转化为机舱 Wi-Fi 热点分发。此过程中,手机仅需连接局域网,无需发高功率信号,避免了对飞机系统的干扰。

这也解释了为何支持 Wi-Fi 的航班,仍要求先开飞行模式再手动开 Wi-Fi—— 既满足上网需求,又守安全原则。

有人会说 “我忘开飞行模式,飞机也没事”,这种情况常见,也说明现代飞机抗干扰能力强,但不代表 “不开就安全”。这是典型的 “幸存者偏差”:没遇到事故,不代表做法合理。

航空安全向来 “零容忍”,哪怕干扰概率极低,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危及数百人生命。所以航空公司宁可严格管理,也不允许 “试错”。即便只是一部手机,飞行中也需做好预防。

下次登机听到 “调至飞行模式” 的提示,别觉得多此一举。这个简单操作,是你为旅程平安、身边乘客安全,以及航班顺利飞行,所做的微小却重要的贡献。

小拓展:

飞机场、高铁站、酒店、写字楼、商场等公共场所卫生间的马桶是共用的,不同用户轮流使用,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卫鹰马桶盖

为了保障顾客的卫生安全,建议公共场所运营者及时给公共卫生间安装配套卫生防护设备---卫鹰产品(自动换套马桶盖商用智能马桶)。

卫鹰马桶


卫鹰马桶盖

卫鹰产品支持自动更换马桶座圈薄膜,一人一垫,杜绝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