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逛商场时你会发现,蹲厕的身影越来越难觅,取而代之的是座便器。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马桶更卫生?
大部分用户对商城的共用马桶其实是有排斥心理的。商场里的洗手间毕竟是公共场所,里面的座便器可能与无数的臀部进行过“亲密接触”,不大可能做到“一人一擦”,显得非常不卫生。
根据一项调查,在“去公厕你选蹲厕还是马桶?”时,选择蹲厕的人占比压倒性的多数。
尤其是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男性洗手间一般都会有小便池,能够实现大小便分流,并且女性上厕所的平均时长要大于男性。因此女性吐槽商场洗手间的帖子尤其多。
马桶和蹲厕,哪个更卫生?
公共洗手间中的座厕,究竟能不能使用,会不会染上传染病,它又究竟有多脏呢?
首先,无论是座厕还是蹲厕,正常营业的商场洗手间肯定是可以放心使用的。我国在2019年出台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 37487-2019),对于公共洗手间的消毒、卫生打扫乃至清扫工具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所以商场的洗手间维护通常比较到位,保洁人员会定期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卫生条件符合标准。
事实上,国内外有很多研究都对座厕和蹲厕进行过对比调查。结果可能出乎意料:公共洗手间中的座厕其实可能要比蹲厕更干净!
2011年,伊朗的一个研究团队对当地的40个厕所(20个座厕和20个蹲厕)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尽管两种马桶上存在的微生物类型没有区别,但结果显示在蹲厕的器具表面上呈现出了更多数量的致病菌。
其实这样的结果很好理解,无论是哪种排便方式,在冲水的时候都会产生飞溅物和气溶胶,这些微小的颗粒会携带着细菌。不过现在市面上的马桶都是虹吸式结构,内部有S型管道,大部分气溶胶颗粒会被有效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由于人体距离水面的距离比较远,进一步限制了气溶胶的扩散。如果冲水时把马桶盖盖上,还能使病菌的传播进一步被限制。
蹲厕就不一样了。人在处于蹲姿时,鼻子和嘴的高度比较低,更接近排水管和下水道,所以吸入飞溅物和气溶胶的概率更大。并且蹲坑没有盖子,当冲水时,飞溅的水珠和气溶胶会充分扩散到空气之中,所以会更增加接触病原体的机会。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的联合报告,全球至少还有6.73亿人在户外排便,而蹲坑式的半开放式环境,也会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
很多人抵触座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毕竟座厕时臀部会接触到马桶圈,谁知道会不会因此接触到皮肤病或者性病。
对于像梅毒和艾滋病等性病来说,主要的传播手段是性生活、母婴、血液三种途径;淋病则是由淋球菌传播的疾病。这些导致疾病的细菌或者病毒,一旦脱落了人体的环境很难存活,通过坐马桶传播的概率微乎其微。
至于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白色念珠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常见的病原体,确实是公共洗手间的“常客”。但大部分疾病的感染都需要人体生殖或者泌尿器官接触到剂量足够大的病原体。而马桶圈冰冷而坚硬的表面,其实并不适合致病菌生存。更不用说清洁人员每隔几个小时就消毒一次,更抑制了马桶圈上的微生物生长。
所以商场中的马桶,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它不会增加你在公共场合中的患病风险。
马桶可以照顾到特殊群体
马桶可以更加照顾行动不便的老幼病残群体,以及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蹲姿如果时间过长,很容易使血液聚集在下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昏、眼花、耳鸣等情况,而马桶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所以从安全性上考虑,商场也更倾向安装马桶。
怎么让公众打消对马桶的顾虑?
其实很多人对于公共洗手间马桶的顾虑,还是来自心理因素,也就是“道理我都懂,我还是做不到”。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如厕时用湿巾擦一擦马桶圈;便后把马桶盖盖上冲水;充分洗干净手等方式,尽量减少使用公共洗手间带来的隐患。
不过,真正的贴心的运营者不该把问题丢给消费者来处理。如果想要在卫生间安装马桶,那么可以直接安装能够杜绝交叉感染的卫鹰商用智能马桶。希望降低运营成本的也可以直接给普通马桶安装上一个卫鹰自动换套马桶盖(又称卫洁垫)。
卫鹰产品支持自动更换马桶座圈薄膜,真正做到一人一垫,让用户放心如厕!
小拓展:
厦门卫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业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商用智能马桶(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自有知识产权产品——卫鹰智能卫洁垫、智能换套马桶,以自动更换马桶座圈薄膜,一人一垫,杜绝交叉感染。全新概念的卫生设施设备,更是解决公共马桶卫生问题的人性化智能产品,适用于办公写字楼、餐饮、娱乐休闲、酒店宾馆、医院、商场、美容、会所、机场、会展、高铁动车等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