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安检对液体的严格限制,许多人不解。
为何个人携带的饮用水不被允许,而机场内销售的饮料却可以?难道真的是为了多赚钱?其实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伤痛的故事!
背后的故事
机场安检禁止带水源于2002年大连的一起空难。当时一名乘客携带伪装成可乐的汽油纵火,导致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2002年的5月7日,这本来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二,但是这天晚上黄海的上空中划过的一道火光,让这一天被所有人铭记。
那不是流星,是极速坠落的CJ6136次航班。
这本是一趟再普通不过的短途航班,从北京飞往大连。飞机上的乘客或旅游或出差,在结束了充实而疲惫的一天后,想当天就能回到大连温暖的家中。按计划,飞机不到10点就可以达到大连机场。
可就在从飞机上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大连机场,距离机场只有10公里的时候,飞机上发生了意外。
事件发生后,警方检查了机场当天的安检录像,发现犯罪分子当天是带了5瓶可乐上的飞机。
但这5瓶可乐里,有1瓶的颜色明显不对,很可能就是汽油。
当时的安检不像现在这样的严格,液体只要不超过一定毫升,是允许带上飞机的,也不会另外进行检查。这给了对方可趁之机。
在飞机快要降落时纵火,造成了这一次的事故。
5.7空难的发生也直接促使了安检的改革。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机场安检开始禁止携带液体饮品,而机场内销售的饮料经过严格安检,确保安全。
液体也常被用于走私违禁品,限制液体携带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机场允许携带不超过100毫升的液态物品,机场内购买的饮料也经过检验,少量液体不易构成威胁。
如果需要携带超过100毫升的液体,可以办理托运,行李托运的安检更严格,能有效拦截危险物品。
小拓展
飞机场、高铁站、酒店、写字楼、商场等公共场所卫生间的马桶是共用的,不同用户轮流使用,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为了保障顾客的卫生安全,建议公共场所运营者及时给公共卫生间安装配套卫生防护设备---卫鹰产品(自动换套马桶盖或商用智能换套马桶)。
卫鹰产品,支持自动更换马桶座圈薄膜,一人一垫,杜绝交叉传染,解决公共马桶卫生问题!
卫鹰商用智能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