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厕所革命政策的深入推进,城乡公厕、旅游景区公厕的环境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如厕”再也不是一个难以启齿的尴尬话题,而是关乎国人健康、紧扣民生的“日常大事”。但厕所问题沉疴已久,朝夕之间难以根除,从城市到乡村、从质量到智能、从卫生到健康,厕所革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 城市普及基本到位 乡村厕所仍处“九十年代”
时至今日,不少农村还存在着“垃圾靠坑挖,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关于厕所的概念,也只是两块板子一个坑的阶段。富裕一点的农村也有水泥厕坑,但也是“面子工程”,一到夏天,照样苍蝇蚊子扎堆,极大程度增加了病毒传染几率,危害身体健康。
针对这一问题,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提出了厕所革命的新方向。2019年3月5日,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上,他提出今年起厕所革命要下沉到乡村,推动全国3万个村庄、1000万左右的农户来实现厕所革命。
除此之外,厕所革命还将辐射到全国各个行业的公共厕所。首先进行厕改的就是医疗领域机构,预计到今年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厕所将全面达到干净、卫生和整洁。到2020年底,卫生厕所基本实现全覆盖,并建立较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中国卫健委和中国中医药局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数量充足、方便可及、干净整洁、管护有序”的要求,规范日常卫生保洁管理,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厕所环境,对设施陈旧、装修简陋、功能缺失的厕所进行改造,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2. 厕所设施质量过硬 但智能化稍显不足
今年1月,一座全智能化公共厕所正式在武汉市投入使用。该公共厕所除了有中央空调、智能新风系统、智能异味监测、人脸识别取纸、电子屏幕实时显示厕所余位等功能,厕所内还设置手机充电电源,并全面覆盖免费WiFi,彻底告别枯燥的蹲坑时代。但智能化公共厕所在我国还是只占少数,并且智能马桶盖、智能洗手池等设备的运用也并不常见。一是因为部分国人素质低下,没有公共意识;二是我国卫浴领域内的智能化产品尚处摸索阶段,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三是智能设备的投入成本过高,难以适用厕所革命这样大规模的工程。
智能设备的使用是厕所文明进步的体现,但目前来看,我国公共厕所智能设备的使用尚未普及,就算是有智能设备的公共厕所,很多功能也未能充分利用,这也是未来厕所革命的推进方向。
3. 卫生已达标准 健康还有距离
公共厕所给人的印象总是臭气熏天、垃圾成山,而如今的公共厕所早已焕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是明亮宽敞的厕间、干净整洁的洗手池、清新舒爽的香薰、细致贴心的置衣架……还安排有专门的保洁人员、管理人员,以便更好的维持干净的厕所环境。但公共厕所人流量大,保洁人员无法即时清扫也是常有的事,或者是清扫工作不够专业,这就导致了病菌感染等健康问题。
今年4月,全国爱卫办组织专家深入各地,指导当地选择适宜自身环境气候和生活习惯的厕所类型, 包括三格式、沼气式、双瓮式、粪尿分级式等,以适应我国从温带到热带、从山区到水乡等多纬度、多地形地貌的厕所需求,从源头上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未来,厕改还将继续升级,打造更加卫生、健康的新型厕所。
厕所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也是一个时代文明的标志,更是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基础设施。随着厕所革命的持续推进,公共厕所将实现从城市到农村、从景区到全行业、从质量到智能、从卫生到健康等方面的全线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