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家居概念的兴起,在这近几年,不少大型家居企业吹起了一股收购风,争相去收购其他家具领域的中小型家具企业,以此来实现跨界,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在大家居这块市场中的蛋糕可以分大一点。但在这大肆收购的背后,总有一些问题让人隐隐感到不安,这种方法,真的能实现大家居时代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居界的收购潮
2018年1月,美克家居以492万美元购买高端家具和装饰品制造公司M.U.S.T.HoldingsLimited 60%的股权。另外,子公司美克国际事业之子公司VIVETINC以2500万美元拟收购主做中高端定制软家具Rowe100%股权。
2018年3月,顾家家居以3.2亿人民币购买奢侈软体家具品牌RolfBenz99.92%的股权;3月22日,以约合5亿人民币收购意大利规模最大的家具上市公司Natuzzi在上海的全资子公司51%的股权。
2018年4月,兔宝宝出资人民币约3.35亿元收购大自然家居第二大股东所持大自然家居2.7亿股股票,约18%的股份,成为大自然家居的第二大股东。
2018年5月,大自然家居宣布收购德国高端橱柜品牌Wellmann,该品牌隶属于德国知名厨卫制造商ALNO集团。这在家居界已经司空见惯,随着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相互渗透融合。近几年,建材、家具与装修等家居行业频频收购、并入其他品牌。
单品到大家居,利益在驱使
上述案例中提及到的家居企业,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对国内外不同品类的中小企业进行并购,从而开启“大家居”战略模式的部署。这种模式为什么这么受资本的青睐?
“大家居”被视为家居行业的整合升级,品牌希望在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时候,多分一块蛋糕。但是从零做起已经不太实际,对于大品牌来说,要踏足一块自己不熟知的技术领域试错成本过高,因此收购那些已经摸索出一套成熟发展套路的中小品牌,就成为快速获利的重要途径。
早在2013年7月,索菲亚发布最新广告标语,把原有的“定制衣柜”更改为“定制家”,就宣告着“大家居”战略部署的开始。随后在2014年3月,索菲亚与法国厨房制造商签署合作,并于6月成立司米橱柜。
2014年,“大自然地板”正式更名为“大自然家居”,提出“家居一体化”的企业战略,将地板、橱柜、木门三大产品进行一体化整合。在橱柜项目上,收购厨卫制造商ALNO AG约9.09%股份;在木门项目上,和RWD Schlatter集团达成木门合作。
收购是否真的能实现大家居?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家居行业总产值已突破4万亿,预计在2022年会出现突破千亿的家居企业。“大家居”的发展模式,目前正处于持续升温和快速发展的阶段。这种直接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产品售卖种类的方式,的确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收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2018年4月欧派家居披露的2017年度报告显示,自2014年宣告部署“大家居”布局以来,欧派家居在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97.10亿元,同比增长36.11%;同年,索菲亚家居营收达61.61亿,净利润9.07%。
但是,以直接并购的方式拓展业务版块,部署“大家居”战略,这种模式背后的隐患同样是显而易见的。在购入其他产品进行贴标式售卖的同时,是否能保证对其他不熟悉的产品品质进行判断和把控成为母公司的一大痛点。
如果做不到与原有产品同一的水准,这类型的并购相当于对几种产品进行捆绑售卖。长期来看,即会透支品牌的信任度。
尽管营收高达近百亿元,但是欧派家居的整体毛利率较2016年下降1.91%。除此之外,在今年的315曝光中,有多位消费者反应欧派家居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与此同时,另一家早在2016年,就以收购百得胜衣柜为切口的地板企业——德尔家居,在宣布整合资源,进入“大家居”战略部署的同时,也在今年的315被曝出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目前,“大家居”的概念界定仍然比较模糊,发展模式也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大多数家居企业,想通过“大家居”模式所呈现的“一站式购物体验”的蓝图是美好的,但落地实践的过程中布满了资源整合、跨品类运营和服务体系构建的荆棘,亟待解决。
在未来几年内,这种模式的发展是否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如今的大家居还是个模糊的概念,需要各大家具企业去引领摸索。当然,现在的收购潮只是他们开始摸索的必经之路,若想实现大家居时代,赢得消费者的心,家具企业除了收购其他领域的家具企业外,最关键的还是要注意收购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唯有质量有保证了,才能成为这口蛋糕的敲门砖。